“一级英雄”谭秉云,单兵堵截美军一个师,回国时毛主席亲自接见

抗美援朝战争中,人民志愿军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英雄烈士,他们用自己的血肉身躯铸成了一道道坚实的防线,击退了来犯之敌。

我们虽然不鼓励“个人英雄主义”,但谁都不可否认,人民对于英雄都是有崇拜之心的,就算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不例外。

而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就有这样一位特别的英雄,他孤身一人,在只有一条枪和三颗手雷的情况下,抵挡住了美军一个坦克师整整八个小时,被称为“最强作战单兵”。

从朝鲜战场上回来之后,听闻这般传奇事迹的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,彭德怀、叶剑英等元帅相继向他敬酒,这让他一时间风光无二。

参加解放军

此人名叫谭秉云,说起他的故事,可能会有很多人不信,因为他的经历实在太过传奇。

谭秉云于1923年出生于重庆的一个贫苦人家,自幼便尝遍人间冷暖。在没有遇到解放军队伍之前,谭秉云受到了许多压迫,无力抵抗的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。他不明白,为何自己拼尽全力,也只能够做到“活下去”。

直到解放军大军南下来到他的家乡,饱受贫苦与压榨的谭秉云义无返顾地加入了他们,立志要为贫苦人打天下。

入伍一年多后,谭秉云跟着部队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斗。为了渡江,部队要先搭建起一层浮桥,知道这个任务后,水性极佳的谭秉云带头跳进水里稳定船只、铺设木板,帮助了队伍顺利渡江。

在解放上海的战斗中,谭秉云虽然经验不足,但他勇猛果敢,经常冲锋在最前面,为部队消灭了诸多障碍。战斗结束之后,谭秉云被授予三等功。

解放战争结束之后,谭秉云和许多战士一样,也在计划着退伍之后,回乡做一个普通的农民,过上平凡的生活。

还没来得及投入退伍生活,帝国主义就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,谭秉云从人民解放军改变为人民志愿军,在“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”的口号下踏上了前往朝鲜战场的路。

接到任务,阻击掩护

时间一晃来到1951年5月,彼时的朝鲜战场,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已基本进入收尾阶段。经过了前几次战役的交手,联合国军的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指挥能力遭受到了质疑。美国方面用李奇微换下麦克阿瑟,期望联合国军在战场上能有一些新变化。

李奇微上任之后,对志愿军进行了仔细的研究。他发现,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做得很差,每人最多只能携带七天的干粮,因此志愿军不能长时间作战。即使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,到了一周时间左右,如果没有及时的后援供给,志愿军就要迅速撤回。

利用这个漏洞,李奇微指挥联合国军拉长战线,准备与志愿军进行周旋,待志愿军人疲粮尽的时候,对他们进行一举消灭。

而李奇微的阴谋已经被彭老总洞察到了:美军主力正准备与一支突破了我军在北汉江防线的部队汇合,进而切断我军回撤的路线。

危难之际,志愿军总部下令:北汉江防线以南的部队迅速回撤北方。李奇微自然不会让志愿军的计划如此顺利,他派出了大量空军炸毁了全部桥梁,志愿军接到死命令,必须涉险渡河。

为了掩护大部队后撤,二十七军的谭秉云所部来到了金化城一座代号390的高地,在这里构筑工事为部队殿后。

正是在这场战斗中,谭秉云书写了他个人的传奇!

一战成名

24日晚,谭秉云带着战士毛和,从390高地上走下了山脚,一边挖散兵坑,一边酝酿阻敌计划。

谭秉云知道,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撤退部队争取时间,尽量避免与敌人正面交战,只需拖缓敌人前进的速度即可。如果能够让敌军的坦克部队失去动力,那再好不过。

等到敌人快要到来之时,谭秉云已经在率先修筑好的工事里藏好。时机一到,就用反坦克手雷击垮敌人的坦克部队。

远处坦克的一束束光柱逐渐照了过来,谭秉云给毛和打手势,示意自己先上。虽然先前已经有了无数次的训练,但真正将反坦克战术运用到战场上,这还是第一次,谭秉云的心里不免有些紧张。

敌人的坦克越来越近,谭秉云的心脏也跳得越来越快。他紧张而又激动地数着自己与坦克之间的距离,心里默念着“还差点儿、还差点儿”。终于,坦克已经进入了可以攻击的范围了,谭秉云按照训练时的节奏,迅速拉开手雷,将其迅速朝坦克掷去。顷刻间一声巨响,伴随着火光,硝烟散去,敌人的坦克却没有停下来。

原来,那颗手雷的位置扔得偏了一些,只炸毁了坦克的车灯,对于主体造成没有太大损伤。坦克火力全开朝着山林里开火,谭秉云暗道不妙。但此时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,谭秉云只得拿出第二颗手雷,丝毫不顾自己的危险,朝着坦克的方向冲了过去,并迅速将手雷扔了过去。

又是一声巨响,谭秉云看着眼前的闪光,一下子晕了过去。战士毛和焦急地喊着他的名字,并快速给谭秉云止血。谭秉云很快醒了过来,他向散兵坑外看去,第一辆坦克已经被摧毁了,后面的坦克正在陆续开来。

而此时,自己的手里只剩下一颗反坦克手雷,谭秉云顾不得身上的疼痛,找准目标将第三颗手雷扔了过去。可惜的是,这颗手雷并没有奏效。千钧一发之际,谭秉云决定用自己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,让战士毛和在一旁寻找时机炸毁敌人的坦克。

谭秉云完全不顾个人的危险,成功地吸引到了敌人的注意。在谭秉云的掩护下,毛和找到空隙精准地将手雷扔了过去,消灭了第二辆坦克。

敌军后续坦克不知为何,突然全部撤退了。也许他们是害怕前面有伏击,先回去待命。

就在此时,毛和发现刚才被炸毁的坦克上面爬出来一个人。

谭秉云和他一起走过去检查,这已经是一个死人了,是坦克内部下方的人正在往上推这具尸体。如此大好机会,谭秉云自然不会放过,底下的美军爬上来之后,就发现谭秉云和毛和的枪口已经对着他们了。

几声枪响之后,坦克内部归于平静。敌军的两辆坦克被摧毁,接下来只要我军用火力封锁住,就可以形成一道防线,阻止敌军前进的脚步。

解决了坦克内的敌人之后,谭秉云和毛和赶紧回到了散兵坑。谭秉云因为劳累过度,精神恍惚一头栽了进去。

两辆坦克在短时间内相继被炸毁,这让美军心里有所忌惮。他们怀疑前方有一支经过特殊训练的志愿军部队,当天晚上,美军没有再次发动攻击。

8小时阻击

天亮之后,美军派出了轰炸机对谭秉云所在的地方进行了轰炸打击。敌机扫荡了一遍过后,美军的一辆吉普车开到了昨天的两辆坦克残骸附近,谭秉云一眼就断定这是后面的美军部队前来的联络员。没再多想,谭秉云瞄准目标扣动了扳机,几发快速的点射之后,吉普车内的驾驶员倒在车中,停止前进的吉普车为这道天然防线增加了一块壁垒。

在谭秉云的吩咐下,毛和从高地上取回了手雷和弹药,回来的时候,排长也跟着毛和一起过来了。排长劝谭秉云回去养伤,这里会换人来阻击。而谭秉云却果断拒绝了排长的好意,声称自己打坦克已经有经验了,请组织上对他放心。在谭秉云的坚持之下,排长只好原路折返回去。

谭秉云凭借着自己特殊的作战经验,选取了一个敌人坦克的射击死角。在这个位置上,坦克无法对他实行有效打击,而如果敌军的坦克开下公路,就会立刻翻下山沟。等到步兵再出击,谭秉云早就撤退得没影了。

在这个安全的位置里,谭秉云静待时机。随着地面的震动声越来越大,谭秉云感受到自己与敌军坦克越来越近。第一辆坦克驶来,谭秉云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将反坦克手雷扔了出去,一声爆炸之后,竟然连带着数声激烈不一的爆炸声。

原来,这颗反坦克手雷正好在坦克底盘后侧爆炸,引发了坦克内部弹药的引爆。后续部队以为遭到了巨大打击,没看清楚状况就照着四面射击,一时间枪炮声不断,美军乱作一团。

趁着敌人慌乱,谭秉云又扔出了两颗手雷,炸毁了一辆坦克的履带,使其丧失了行进能力。谭秉云随即趁乱逃走,回到了390高地。

这支坦克部队是美军中战斗力极强的美骑二师,估计他们怎么也想不到,他们的对手竟然只有一个人。谭秉云这一个反坦克手,就成功将敌人的坦克部队围困在了390高地前长达八个小时。

可不要小看这八小时,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,八个小时足以让志愿军前方部队安全撤离。等到美军清理完交通线之后,谭秉云已经顺利完成阻击任务,与大部队汇合了。

得知谭秉云在阻击任务中立下了这么大的功,二十七军的军长激动地夸赞谭秉云的机智与勇敢。

军长还把政委叫来,俩人和谭秉云一起合了张影。这张照片伴随着谭秉云的英雄事迹登上了各大报纸,国内人民都为之感叹。

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,志愿军陆续撤回祖国,回国后的谭秉云荣誉加身。早就在国内听闻过他传奇事迹的毛主席以及朱德、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都接见并激动地表扬了他。

不仅如此,在出席国家为抗美援朝英雄举办的酒会上,彭德怀、叶剑英、聂荣臻等元帅纷纷向他敬酒!元帅为自己敬酒,对于一个解放军战士来说,这是何等的光荣!

出名之后的谭秉云一直很低调,从不对外张扬自己的功绩。他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,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地为人民奉献和服务。

发布于:天津市